24小時服務熱線: |
028-8581-1110 |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應急救護需求急劇上升。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的普及變得迫在眉睫,民眾的救護水平正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生活水準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據統計,目前中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不到1%,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這一社會性難題的解決,靠政府單兵作戰難以實現。今天,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正以協同創新的模式,加入到大幅度提高應急救護水平的社會實踐中去,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力量。
促進應急救護全民化
采用人工呼吸法急救時每分鐘應該吹氣多少次?吹氣和按壓肺部怎樣配合?應該采用多大力量為宜?……3月26日,在紅十字會培訓老師手把手的教導下,楊育展第一次學會了心肺復蘇術、骨折固定法、創傷止血及包扎等常用急救措施,“假如在社區里遇到緊急情況,或許就能救下一條性命!”
楊育展是碧桂園的一名物業管家,當天和他同樣接受這項培訓的還有50多位同事。
3月26日下午,碧桂園聯合紅十字會啟動應急救護培訓,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內對碧桂園覆蓋全國的2077名鳳凰管家陸續展開應急救護培訓。這也是業內首次針對物業管家進行的應急救護標準化培訓。
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文昌說,這次標準化培訓將在行業內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經過應急救護培訓的學員,由紅十字會定向進行應急救護師資培訓,讓學員成為老師,培訓其他管家,再培訓社區業主,如此逐級培訓,逐級普及,推動應急救護在社區得以共建共治共享,促進應急救護全民化。
共建共治,更好共享。碧桂園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莫斌說,碧桂園聯合紅十字會對物業管家進行應急救護培訓,并進一步延伸至各服務崗位以及社區業主,是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變革的典型案例。作為世界500強、中國房地產領軍企業,碧桂園努力順應新時代的需要,希望可以與政府、社會組織一道,為打造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盡一份力,用創新的方式解決社會難題,為建設一個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社會貢獻力量。
守護超百萬戶業主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有超過2.3億的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6.7%。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誰能及時向他們伸出科學的援手?
“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于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陳文昌說,大多數突發事件都發生在醫院外,因為急救人員無法及時趕到,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從而釀成悲劇。
對猝死的急救,時間就是生命。業內一直有“黃金四分鐘”的說法,心肺復蘇和除顫的關鍵時期是在心臟驟停之后的四分鐘內。
據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李何榮介紹,目前中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不足1%,而在德國能達到80%。為了避免街頭突發急病卻無人敢救治、會救治的悲劇,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讓更多的人懂得自救互救,是非常必要的。在這件事上,政府、社會組織、企業都責無旁貸。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群眾性應急救護工作,推廣全民參與自救互救的理念,鼓勵更多人參加應急救護培訓。2017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明確“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正式立法保護并鼓勵緊急施救行為。
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江說,物業管家與業主日常往來密切,是距離業主*近的人。一旦碰到緊急情況,物業人員處于*有利的救助位置。“在小區內進行這種急救培訓,關鍵時刻能幫助業主,就是碧桂園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的初衷,同時也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整個物業團隊的技能和知識,為業主、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救助。”
據介紹,此次接受培訓的2000多名物業管家,能覆蓋服務碧桂園在全國240多個城市的超100萬戶業主。未來,應急救護將成為碧桂園物業鳳凰管家崗位的必備技能之一。
“公司對這次培訓特別重視,要求鳳凰管家們100%通過考試,并取得救護員證書。”楊育展說。
從管理物到服務人
李何榮說,以前接受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的主要是學校的學生、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等,也有對企業人員進行過培訓,但還沒有針對物業人員進行過這么大規模的標準化培訓。他認為,物業等服務行業人員更應該普及應急救護培訓。
今年年初,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曾寄語物業“急業主所急,想業主所想”,時刻踐行“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理念。“碧桂園將打造*安全的小區,努力守護社區業主,讓他們居住得更安心、更美好。” 李長江說,應急救護培訓將覆蓋碧桂園全國2.4萬名物業人員,未來只要有碧桂園物業項目的地方,都會有應急救護培訓。
上一篇:保安公司管理標準 |
下一篇:保安人員的基本工作準則有哪些呢? |